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技术在智慧教育当中的应用,学校角色与样态正在重塑,学习环境与空间发生再造,课程体系与资源正在重构,学习活动与方式发生变革,组织运营与管理方式发生转型,学校不再是培养学生的标准生产线,而是发挥学生个性的培养田;学习环境与空间不再为学校集体而建,而是为每一名教师、每一个学生创建;课程体系与资源不再是采用统一、系统、分科的方式,而是个性、泛在与跨学科;学习活动与方式也不再是统一、封闭与接受的形态,而变成了个性、泛在与建构,组织运营与管理形式也不再是层级、秩序与被组织,而是扁平、开放与自组织。
新技术与智慧教育的融合创新不是杂乱无章、毫无秩序可言,而是有方法、有规律。根据信息化背景下的未来教育理论,智慧校园理论研究将更加注重学习环境与空间的构建、优质课程资源供给与服务模式变革、“人—技”协同教学方式创新、数据驱动精准多元评价与教师角色转型等方面。
一、智慧校园技术研究新发展
1.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是智慧校园建设的关键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全新的阶段,正在深刻地改变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构建包含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体系,由此可见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国家层面上成为教育领域特别需要被关注的话题。在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过程中,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设计开发“智能导师系统”“自动化评测系统”“教育机器人”等,从而使得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智能化。
2.大数据与数据挖掘
大数据是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的重要技术,它具有从多种类型的数据库和海量复杂的数据中迅速处理、分析和获取有意义、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在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应用过程中,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校园的数据尤其是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能够为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提供更为科学精准的数据支持。
3.物联网技术与环境感知技术
物联网是智慧校园建设的基本技术,目前已经在智慧校园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方面全面应用,如教学课室与科研实验室管理、校园一卡通服务等。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物联网技术与其他智能技术有机结合,能够更大范围发挥其作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升科研成效。
4.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VR)与增强现实技术(AR)是多学科进行交叉、融合的产物,也是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的又一重要技术。由虚拟现实技术构建起的情境一般是真实的或逼近真实的三维虚拟情境,用户能够在三维的虚拟情境中发生交互行为,从而产生对现实生活新的认知。作为虚拟现实技术的延伸与发展,增强现实技术能够将虚拟情境和现实生活无缝连接。在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中,可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实现物理校园与虚拟校园的有机融合,并将抽象内容与重难点内容可视化呈现,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