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的发展趋势
标准化是教育装备现代化的基础,是衡量现代化基本实现的重要标志。标准是教育装备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抓手;是教育装备对接市场,实现产品、服务与教育接轨的重要桥梁;是教育装备市场化和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要加快完善教育装备标准化体系,坚持配备标准、质量标准和通用共性技术标准齐头并进,着力提高质量标准覆盖率。
均衡化是教育装备现代化的内核,是衡量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尺。教育公平的核心是教育质量优质均衡。一方面,要合理配置教育装备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另一方面,要通过教育装备有效应用,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实施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信息化是教育装备现代化的加速器,是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要引擎。随着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快速发展,承载先进理念、融合现代科技的教育装备,能够高效构建教学情境、激发探究热情、达成创新实践,服务因材施教。通过信息化手段再造管理流程,提升教育装备管理应用水平,为教育装备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法治化是教育装备现代化的基石,是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四梁八柱。健全教育装备体制机制,综合运用政策法规、财政拨款、标准服务和督导评估等措施,引导和规范教育装备“建配管用”各项工作,畅通各要素参与治理渠道。同时,建立完善教育装备风险防控体系,大力提升教育装备部门、学校领导干部依法参与治理的意识与能力。
专业化是教育装备现代化的品质,是提高现代化质量的重要保障。没有专业化,只能是粗放低效。有必要全面加强教育装备队伍建设,进一步畅通管理人员专业发展、职务晋升通道,加强专业技术业务培训。加强国培、省培等各级教师培训中关于教学装备应用、实验教学能力培训,以教育装备及科技手段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国际化是教育装备现代化的表征,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桥梁。中国教育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教育装备也应具有国际视野,融合国际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拓展互鉴发展空间。同时,国产教育装备根植于我国立体化、多样化的国情教情,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在此基础上,可以促进教育装备产业“走出去”,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
时代越是向前,社会越是发展,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凸显。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都需要更好地发挥教育装备的独特功能和育人价值,推动教育装备与相关的教育要素融合创新,助力形成新的教育发展驱动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更大的力量。